成都:公园城市,绿意盎然的未来之城

元描述: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的“首提地”,以其独特的自然肌理、充满活力的绿色低碳经济和高质量的生活场景,吸引着全球的目光。本文将深入探讨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独特魅力,展现其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成功经验。

引言:

近年来,成都这座西南重镇以其独特的“公园城市”建设模式吸引了全球目光。从国际“顶流”媒体的聚焦到国内城市的纷纷学习借鉴,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模式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典范。正如爱尔兰驻华大使安黛文所言:“成都是一座充满生活魅力与艺术气息的公园城市,热情、随和、开放,我每次来都会有不同的发现。” 那么,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究竟有何魅力?它又是如何将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完美融合?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座城市的“绿色密码”。

成都:一座与雪山“同框”的城市

成都,一座拥有4500多年文明史、2300多年建城史的“世界文化名城”,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从华西雨屏、大雪塘,到幺妹峰、再到贡嘎雪山,成都西部群山环抱,为这座城市增添了独特的自然景观。

对于全球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拥有一个看得见雪山的阳台是种“奢侈”,但在成都,这却是“日常”。《国家地理》主编单之蔷对此评价道:“这样的城市与这样的雪山,相互映衬,释放着城市文明与壮阔自然相生相伴的灵气。”

雪山摄影爱好者们,记录下城市与雪山的“同框”瞬间。

成都的雪山摄影爱好者们,他们时常扛着镜头,守在阳台、爬上高楼,寻找合适的点位,记录下城市与雪山“同框”的瞬间。摄影师嘉楠欣喜地表示:“最近几年,我在成都拍到的雪山次数越来越多,这与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密不可分。”

成都的“自然肌理”:看得见雪山,也看得见绿色

成都的“雪山阳台”背后,是这座城市日益提升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是公园星罗棋布、街道绿意盎然的“自然肌理”。近年来,成都始终尊重并顺应其“自然肌理”,依托独特的自然禀赋,促进城市空间与生态空间的有机融合。

截至2023年底,成都天府绿道已超过7000公里,各类公园超1500个。熊猫国家公园、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环城生态公园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成都全域增绿。

成都还荣获全球首届“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称号,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为愈发亮眼的“城市名片”。

“公园社区”:将绿色场景融入生活

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注重自然环境,更注重居民的生活体验。通过日益完善、立体的公园网络,成都将“绿色场景”有机植入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的社区,与本地居民“和谐共生”,整座城市也变得更加流动、开放和包容。

大学路:百年老街的“有机更新”

大学路,这条李约瑟、海明威、林语堂曾漫步过的百年老街,在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持续“有机更新”,宛如一座“流动的博物馆”融入当地社区。

“公园社区”: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成都的“公园社区”建设,充分体现了其对居民需求的重视。瞪羚谷未来公园社区、天府艺术未来公园社区、北湖未来公园社区等,融合了各类生活及消费场景,具有高度开放性,为居民创造了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全球顶尖品质生活杂志《Monocle》主编安德鲁·塔克评价道:“能够充分满足人的需求,激发人的创造性的城市便是理想之城。而成都的规划者具有长远的眼光,不是局限于一隅,充分地激发了社区的活力。”

绿色低碳经济:生态价值转化

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城市环境的改善,更是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依托公园城市建设,成都加快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同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全市绿色低碳产业产值迅速突破2600亿元。

通威太阳能、川开电气、硅宝科技等绿色低碳“领头羊”,不断共享城市发展机遇,重构产业链条。

预计到2025年,成都将力争绿色低碳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以上、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0%以上,城市内生增长动力不断增强。

“绿道+”“公园+”模式,打造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

成都积极探索“绿道+”“公园+”模式,开展生态环境导向(EOD)开发模式试点,营造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打造出10个以上国家级生态价值转化示范区、数百个生态价值转化场景。

锦城公园:生态价值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锦城公园为例,根据中国科学院成都环境研究所专家刘勤初步估算,每年生态服务价值约为269亿元,“从城市绿地生态系统演替和管理维护周期来看,它还可以产生40年以上的持续性效益”。

成都东部新区:公园城市建设的最新实践

成都东部新区,作为今年世园会主会场所在地,是成都“公园城市”最新的实践场景。在主会场,东部新区保留了80%的原始地形地貌,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增加植物多样性。大会落幕后,这里将作为一座“巨型中央公园”,与三岔湖、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一起,成为区域生态价值转化的“主引擎”。

成都东部新区:生态价值转化,推动经济发展

成都东部新区依托公园城市建设所释放的巨大的人才吸引力与产业聚集力,2023年上半年,成都东部新区GDP、工业投资、服务业增加值、一般公共预算、税收收入五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纷纷跻身全市第一。

成都的“公园城市”:“绿色”吸引全球瞩目

近年来,在公园城市的强大辐射带动作用之下,高等人才加速聚集,目前在蓉高等院校达65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3万家,全市人才总量达656万人、连续5年获评“中国最佳引才城市”奖。与此同时,城市开放能级持续跃升,作为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枢纽机场的城市,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7492.4万人次、居全国城市第3位,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15家,获批驻蓉领事机构增至23个,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110个。

全球闻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彼得·克罗索评价道:“成都在建设公园城市过程中拥有卓越的国际视野。过去几年的快速发展,令其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到了一个更新、更高的水平。”

总结

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不仅是绿化城市环境,更是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的成功典范。它以“自然肌理”为基础,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绿色低碳经济为动力,展现了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完美融合。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为全球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也为人类打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城市指明了方向。

常见问题解答

1.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独特之处是什么?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有机融合,尊重自然肌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打造绿色低碳经济,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 成都如何将“绿色场景”融入社区?

成都通过建设完善的公园网络,将“绿色场景”有机植入社区,例如大学路等百年老街的“有机更新”,以及瞪羚谷未来公园社区、天府艺术未来公园社区等“公园社区”的建设。

3.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对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促进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了绿色低碳产业,吸引了大量人才和投资,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成都的公园城市建设对居民生活有何改善?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改善了城市环境,提升了生活品质,为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5.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什么?

成都公园城市建设将继续深化生态价值转化,打造更多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推动城市发展模式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6. 其他城市可以从成都公园城市建设中学习什么?

其他城市可以学习成都尊重自然、以人为本、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理念和经验,为打造更加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提供借鉴。